晚上8点赢在策略,吉林石化苯酚车间内,青年岗位能手金鑫办公室的灯依然亮着。电脑显示器发出的蓝光映照在他专注的脸上,他的眉头微蹙,目光随着鼠标指针在两台显示器间快速移动,时不时停下来低头翻看桌面上铺满的装置工艺流程图。
作为公司最年轻的生产主任,金鑫正以181.8℃的专业热忱投入35万吨/年苯酚丙酮装置的生产准备工作。这个温度,恰是苯酚的沸点,也正如他对转型升级项目始终如一的工作热情。
“生产准备就像精馏塔操作,每个环节都要精准控制,组织准备、人员准备、QHSE准备、技术准备哪个环节都不能出错……”说起转型升级项目开工准备,金鑫娓娓道来,声音里透着沉稳与自信。他全程参与了35万吨/年苯酚丙酮项目赢在策略,从工艺包采购、总体设计、基础设计、详细设计到试车阶段的各项工作。
面对复杂的生产准备工作,金鑫创新性地提出“四单元”管理模式,依托原有管理、操作人员,将各主项按需分配,形成了以异丙苯、氧化、精馏为生产主体,公用工程及储运为总协调的高效生产准备格局。2023年以来,他根据公司要求先后6次修改完善车间的培训工作方案,并在老装置停工、单元划分等关键时间节点制定了4次补充方案。
吹扫、气密、置换、操作规程、各种手册一览表……打开金鑫的电脑,满是密密麻麻的生产准备文件夹。这些技术资料需要完成38项方案及文件的编制、审核,以及数次严谨的推演。项目详细设计审查后,面对海量的图纸资料,他组织车间专业技术人员加班加点翻译英文方案和工艺包,梳理流程详图,从中提炼出对员工培训和技术准备最具指导意义的内容。
“三查四定必须较真儿,差一级密封面都是隐患!”金鑫详细制定了检查计划,定人物、定人员、定时间,有计划地组织车间员工深入现场开展检查。在他的组织下,累计提出问题已达1300余项,涵盖施工、采购、设计多个专业,排除了一个又一个影响装置一次开车成功的不利因素。
“生产准备整个过程是异常艰辛的,但我们坚信,在干中学、学中干,等到试车成功的那一天,团队中的每一位战友都会蜕变成行业内经验丰富的专家。”金鑫是这么说,也是这么做的。从试车物资计划到三剂采购规格,从开工分析到部门协调,金鑫181.8℃的专业热忱从未降温,持续为装置一次开车成功积蓄能量。
(劳动新闻记者 王敦富 通讯员 郜瑞芳)赢在策略
红腾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